中国人崇尚中庸之道,素来讲究人情,讲究与人方便。所以很多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看在我们……关系上您就高抬贵手”“看在咱们……的情分上这次就算了”的事情。
如果一个企业在公司的规章制度上讲“人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由特殊人群搞特权,那迟早会酿成大祸。
企业管理中人情和执行力是成反比例的,人情讲的越多,执行力就越差。当执行遇上人情的时候,受伤的如果是执行,再好的战略也发挥不出作用。
企业必须通过科学、完善、规范的管理制度来完善整体规划策略,员工必须按照制度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杜绝“人情”现象,才能提高企业的执行力。
看联想、华为、万科如何看待“人情”张瑞敏刚刚接手海尔的时候,海尔只是一个快要倒闭的小电器厂,员工工作没有积极性,企业亏损严重,可是张瑞敏用了0年的时间,让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子一跃成为世界名牌企业,并一度跻身于世界强之列。他是怎么做到的?是什么改变了海尔人?那就是纪律。张瑞敏接受海尔后颁布了著名的“十三条铁律”,其中甚至包括不许在车间大小便,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出曾经海尔人的整体素质水平如何。
张瑞敏强调员工的纪律性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在一个由许多大公司集合起来的集团化企业中,更需要严格的纪律来制定计划、实施行动。
现在的海尔人纪律性非常强,很少有人会上班迟到,更不会有人凭着关系在公司中胡作非为。海尔是这样,联想是这样,华为、万科也是这样,这仅仅是巧合吗?不,因为他们的老总都是军人出身。
如果你足够细心的话,你会发现在美国商界同样存在这样一个奇怪的现象:美国最伟大的“商学院”不是哈佛,不是斯坦福,而是西点军校。一批取得了骄人业绩的的商业精英并没有受过正规的商业教育,他们却无一例外的出自西点军校。
更令人震惊的是,在全球强企业中,有多名董事长、多名副董事长、0多名总经理都毕业于西点军校。比如:美国在线创始人詹姆斯?金姆塞、美国汽车保险公司总经理麦克?德莫特、东方航空公司总裁法兰克?波曼等,他们都毕业于西点军校。
前任西点军校校长戴夫?帕尔默曾经说过:“随便给我一个人,只要不是精神分裂症,我就可以把他培养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领导者。”严格的制度和执行力是企业成功的保障为什么军人可以在商界创造如此多的奇迹?商业的神话取决于什么?那就是严格的制度、铁的纪律和不折不扣的执行力。在部队中,服从指挥、严格执行是军人的天职,任何一个人都不能违背上级的命令,即使需要献出宝贵的生命也在所不惜。
在部队中谁犯了错误都要受到军法处置,只有执行才是硬道理,人情只能靠边站。
企业要想成功,就要向军队学习,在规章制度制定出来以后,最重要的就是严格执行。“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矩就是我们心中的一把尺子,触犯了规矩就要受到应有的惩罚。
邓小平曾经说过,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过马路大家都看信号灯,严格限速,行人车辆各行其道,就不用交通警察去费力维持秩序;如果没有交通法规,或是人人都不执行,一团乱麻,事故频发,那么一个十字路口50名交警都不够使。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不仅要坚持正确的原则,维护公司的纪律,更要以身作则,严格执行。不论你为公司创造了多大的价值,不管你曾为企业贡献过什么,都不能游离于企业的规章制度之外。
企业如何逃离“人情”的怪圈一个创新的团队,仅靠管理者的个人能力和部分人员的激情是不够的,需要从制度体系上去塑造动能、去规范全体成员的行为。某件事谁来干?什么时候完成?干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效果?谁负主要责任?如何考核评价?需要一套完整的流程和考核体系,有了这套体系,管理者不需要心情焦虑地分配任务、询问进度、盯着过程,只需要最后的结果即可。但在一个企业中,总有那么一些难以管教的“刺头”员工,他们不仅狂妄自大,不把别人放在眼里,还藐视领导的权威,不断挑战公司的底线。这些人的不良行为不仅会导致团队工作效率下降,还会引起他人的效仿,对整个团队的工作环境带来恶劣影响。
怎样对待这些人?首先,不能因为“人情”而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任由其发展。
其次,针对不同情况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办法,对那些有背景的员工,要与其保持若即若离的距离,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加以褒奖,遇到他们犯了错,也决不可姑息纵容。
对那些持宠而骄的员工要肯定他们为公司带来的利益,并给予他们应得的利益,但也要给他们讲明企业的规章制度。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于企业的规章制度之上。
企业的执行力与制度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如果企业没有形成科学化、制度化、系统化的管理,还存在着“人情”现象,会直接导致企业的执行力差,企业也会陷入被淘汰的厄运。
在企业中,当执行遇上人情的时候千万不能“手下留情”,而应该以铁的纪律、严格的制度要求每一个执行者,这样才能使企业逃离“人情”的怪圈。
报名方式:1、官方转载请注明:http://www.searchingcity.com/kczlf/10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