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为什么容易口臭
(一)什么是口臭:
口臭是西医的学名名词,其他名称也有叫口气或口腔异味的。
是指从口腔或其他充满空气的空腔中如鼻、鼻窦、咽,所散发出的臭气。
虽然口臭不具有传染性,但是它会污染周边的空气环境,更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社会交往和心理健康。
比如会让你与亲密的人在一起的时候觉得很尴尬,会给自己的形象减分。有时候多人开会的会议室里的空气也会让人很窒息、很难忍、很不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口臭作为一种疾病,归属口腔科来治疗。
调查显示,中国口臭患病率为27.5%。而在西方国家,则为50%。全球约有10%~65%的人曾经患有口臭。
(二)口臭的自我检查方法
很多人都不清楚自己是不是有口臭,虽然自然状态闻不到,但可以用以下6种方法测量。
1、自我感受法:
(1)将左右两手掌合拢并收成封闭的碗状,掩住口鼻,口呼气,再自己闻呼出的气体有无臭味。
(2)伸出舌头在你的手腕处停留10秒,再闻一闻就可以了。
(3)戴一口罩,呼一口,鼻子吸,就可以闻到了。
2、亲近人的反馈法:根据亲人、朋友或配偶的反馈意见来评定。
3、临床测试法:主要包括添腕实验、塑料勺实验。
4、专业医师直接的鼻测法:是较准确的一种。是口臭的客观评价方法中较易执行,且由专业口臭鼻测医师来诊断,用0~5的记分标准来衡量口臭的程度,结果的重复性好。
5、实验室专业测试法:化学分析法(气相色谱/质谱技术硫化物监测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氧化锌薄胶片半导体传感器、BANA分析)、牛奶漱口氧耗竭实验、微生物和真菌检测、唾液培养等。
6、人工鼻测定法:包括便携式硫化物测定仪(商品名Halime-ter)及电子鼻等,(Halimeter是利用化学反应的原理,以数字的方式表示口腔中H2S的ppb浓度,方法简便、易操作,但易受口腔其它气味的影响,如酒精、挥发性香味(香水、头发定型剂等)。电子鼻是通过辨别口臭患者口腔中特征性的气味来诊断口臭的一种方法,但目前其功能尚待提高。)
(三)那么为什么会有口臭呢?
有些人的口臭,在睡醒之后尤为严重,即使是刷牙也只能是暂时的缓解。所以他们兜里总是有口香糖。
口臭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三种:病理性口臭、生理性口臭、季节性口臭。
1、病理性口臭
大家一般可能不太在意口臭的问题,其实口臭通常是某些严重系统性和器质性疾病的口腔表现和信号。
病理性口臭分为口源性和非口源性两类。
(1)口源病理性口臭
据统计,80%的口臭是来源于口腔。口腔中的龋齿、残根冠、牙龈炎及口腔粘膜病等等都可以引起口臭。龋齿和牙周病最常见。龋洞内食物残渣经细菌发酵分解后会产生硫化氢、吲哚和氨类等臭味,就可引起口源病理性口臭。
(2)非口源病理性口臭
主要由于化脓性扁桃体炎、慢性上颌窦炎、萎缩性鼻炎等,可产生脓性分泌物而发出臭味;
急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出现酸臭味;
幽门梗阻、晚期胃癌常出现臭鸭蛋性口臭;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可呼出丙酮味气体,尿毒症患者呼出烂苹果气味。
另外白血病、维生素缺乏、重金属中毒等疾病均可引起病理性口臭。
2、生理性口臭
(1)食用了某些药物或刺激性食物,如洋葱、大蒜、韭菜、萝卜等,经口腔、胃肠道消化分解出挥发性硫化物臭味,而引起口臭。
(2)饥饿、熬夜、抽烟,都可导致胃肠或呼吸道的代谢异常,产生特殊气体,引发口臭。
(3)长时间不说话或睡眠时,由于唾液分泌量减少,口腔中积累了大量细菌分解食物残渣所产生的臭味物质等,都可能引起短暂的口臭。
3、季节性口臭:
季节变化,天地间岁时有序,对应着阴阳五行的流转,春干秋燥,夏暑冬寒,
人体饮食和代谢都与之息息相关。不同季节存在着不同情况的口臭问题。
(四)春季口臭是什么原因呢?
现在正值春分节气,今天咱们就重点聊聊春天的口臭问题。
春季,最容易遇到的身体问题就是肝火旺盛。
你是否会发现自己入春这段时间特别容易出现口干、口苦、口臭、脾气暴躁、心烦、失眠、心慌、头疼、头晕等症状呢?
中医《黄帝内经》讲,肝主春。春季属木,肝脏亦属木,木气旺,正像树枝要伸展,有一种生长的焦躁。一旦肝的气机稍有不顺,立刻郁而化怒,怒而生火。爱发脾气,就是肝火旺的表现。
而春季肝阳亢盛,肝中阴血不足,无法收敛阳气。飘散于外的阳气难入于阴,神魂不安,自然出现夜卧不佳、失眠、心烦、心慌、头疼、头晕等症状。所以,春天也是很多人出现睡眠障碍的季节。
另外,中医认为,导致春季肝火旺盛的原因,还与饮食燥热、情志不畅、休息不足等有关。
肝脏是我们人体重要的解毒和代谢器官,因此追其原委,春天口臭的重要原因就是肝火太旺引起的。
去除口臭的方法和原理
那么如何去除口臭,带来清新一整天呢?
(一)针对病情治疗:
到医院对口腔等进行专项检查,及早诊断和对症治疗。
(二)养生调理方法:
同时我们可以采用养生调理的方法,来解决春季口臭的问题。
前面我们讲了,春季口臭的主要原因是春天肝火太旺造成的。因此我们调理的重点当然是平肝养肝啦!
中医有很多疏肝解郁、降火的方剂和成药。但是自古有“是药三分毒,药补不如食补”的说法。因此,今天我推荐给大家的是“花茶调肝降火除口气”的方法。
说起喝茶,那可是中国的古老文明之一。对于春夏秋冬最适合喝什么茶,我们中国人是最有中医讲究的。
春季:天气乍暖还寒,应以饮用香气浓郁的花茶为好,有利散发冬天积在体内的寒邪,促进人体阳气的生发,疏肝降火。
夏季:气候炎热,适宜饮用绿茶。因绿茶性苦寒,可消暑解热,又能促进口内生津,有利消化。
秋季:选用青茶最理想。青茶性味介于绿、红茶之间,不寒不热,既能消除体内余热,又能恢复津液。也可用绿、红茶混合在一起饮用,取其两种功效。
冬季:则应选用味甘性温的红茶为好,以利蓄养人体阳气。助消化、去油腻,红茶中还含有γ-氨基丁酸具有镇静助眠的作用。
既然春季特别适合饮用香气浓郁的花茶,那么哪种花茶对口臭的效果最好呢?下面刘老师给您介绍一种我多年使用的方法就是——菊花茶。
菊花,在植物分类学中是菊科、菊属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菊花位居中国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因菊花具有清寒傲雪的品格,才有东晋伟大诗人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中国人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习俗。在古神话传说中菊花还被赋予了吉祥、长寿的含义。
菊花分为多色多型的观赏品种和黄色白色的药用品种。既可泡茶,又可入药:性味甘、苦,微寒。归肺、肝经。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凉解表药。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
菊花主要的现代药理作用为抗病毒、杀菌消炎、预防肿瘤、抗寄生虫等,饮用菊花茶,可起到利咽消肿、清热解毒、去除口腔异味之功效。而且可以增强心血管和免疫系统功能,改善胆固醇代谢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
营养学研究证明,早在年开封市园林菊花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就研究确定了菊花色素主要由类胡萝卜素、叶黄素和类黄酮组成。
类胡萝卜素是可以在人体内转变成维生素A的植物营养素,可以预防夜盲症和眼球干涩。
叶黄素是类胡萝卜素的一种,难以人工合成。可保护视网膜黄斑免于蓝光的伤害和氧化,可预防老年性黄斑变性、视力退化、白内障和近视等,因此特别适合长期接触手机、电脑、电视屏幕及长期户外活动的人群。
类黄酮,即维生素P,包括黄酮、芸香素、橙皮素等,属于多酚类的植物次级代谢产物,是强抗氧剂,可有效清除体内的氧自由基、延缓衰老。同时多酚还能杀死导致口臭的细菌。对于肝火旺,胃火旺、以及口腔炎等引起的口干、口苦、口臭等情况,可以清肝利胆,去火消炎。
目走肝经,因此药理学和营养学研究也证实了菊花的明目利肝、消炎除口臭的物质基础。
下面我们再说说泡茶用的菊花吧。泡菊花茶主要采用的是我国著名的“五大药用菊花”:贡菊、杭菊、滁chu菊、亳bo菊、怀菊。
(1)贡菊:偏重明目功效。产于安徽黄山歙she县,故又称为徽菊、“黄山贡菊”,花心呈绿色(长时间泡,茶汤呈黄绿色。)具有清肝明目、养肝养眼的作用,对肝火旺盛、用眼过度导致的双眼干涩有较好的疗效。贡菊泡茶+枸杞,是手机电脑族的护眼良方。
(2)杭菊:偏重清咽功效。主产于浙江省桐tong乡市。杭菊花朵较大,分为杭白菊和杭黄菊两种。黄菊药用,白菊茶用。杭白菊具有平肝消炎解毒作用,可去除因扁桃体炎咽喉肿痛引发的口臭。
杭白菊未开放的花蕾叫胎菊,比杭白菊稍寒些。堪称上品。比胎菊再小,完全没有开放的花蕾叫菊米。
(3)滁chu菊:主产于滁州,花蕊金黄,是菊花中花瓣最为紧密的一种。偏肝阳,常用于治疗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晕目眩、目赤肿痛等症,高血压患者可将滁菊+决明子代茶饮。
(4)亳bo菊:主产于安徽省亳州市。具有疏风散热,解暑明目的效果,多为春、夏两季用。
(5)怀菊:清肝明目用。是“四大怀药”之一,主产于河南焦作一带。分为小黄菊和小白菊品种,都是清肝明目功能,黄菊侧重于清热,白菊侧重于明目。
另外,说一下野菊花:
野菊花:消炎用。野菊花和菊花,其实不是同一种植物,只是同属的近缘植物。性味苦、辛,微寒。归肝、心经。(菊花归肝、肺经)清热解毒,泻火平肝。用于疔疮痈肿,目赤,肿痛,头痛眩晕。
菊花都是栽培的家菊,而野菊花是长在山坡草地田边路旁等野生地带,花朵更小更黄,花形也不好看,而且苦、寒更重一些,古人有“真菊延龄,野菊泄人”之说。也就是说喝野菊花,容易伤脾胃阳气,会有胃部不适、大便溏稀等反应。
但是野菊花解毒、清热、消肿的作用最强,消炎作用更好。对生疮、牙痛、口臭都很有效。小结:以上说了这么多品种的菊花,其实功效都是对肝火盛的头痛、口苦有臭味、容易发怒、两肋胀痛、烦躁难眠等种种症状具有平肝降火的作用。肝火降则口臭除!
对于肝火旺盛,如药物治疗可遵医嘱用一些清肝泄火的中药。如龙胆泻肝丸等。如喝茶调理,则应首推平肝清火的菊花茶了。至于喝哪个品种的菊花,功效都差不多,可依据个人的喜好选择即可。我个人比较喜欢喝胎菊,口感更清香,清火更明目。还能美容、养颜,对皮肤有很好的调节和保养作用,比较适合女性喝。
最后,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无论用哪种菊花泡茶,因为偏寒,所以最好不要长期连续喝,一般连续喝3~5天可停几天再喝。如果是体质偏寒怕冷的人,喝菊花茶的时候最好放点枸杞,而脾胃虚寒、容易泄泻的人则应该少喝一些。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earchingcity.com/kcrhzl/7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