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供应链资源与资本整合领导者,高工氢电聚合燃料电池领域先驱,打造集产业信息交流平台,有意加入交流群者请添加,敬请注明您所在公司及主营业务,并附名片。
9月26日,第四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在江苏省如皋市成功举办。当天超过多位来自全球的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开发者、燃料电池汽车制造商、氢燃料电池领域投资者、政府政策制定者和相关媒体人员在内的行业精英出席了这次会议。
从规模、质量和参会嘉宾积极性上看,第四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比往届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这也反应了业内对燃料电池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然而,燃料电池要想真正走进千家万户实现规模产业化,还是有一个漫长的路要走。这里面既有技术的问题,也有标准的问题,更有产业基础设施和商业模式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怎样整合各方力量,协同促进燃料电池汽车商业示范推广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9月26日下午大会的圆桌论坛上,欧盟燃料电池及氢能合作组织(FCHJU)执行董事BartBIEBUYCK、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干频、中共如皋市委常委、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马金华、德国国家氢和燃料电池技术组织交通基础设施部部长、氢能燃料电池项目研究员ThorstenHERBERT、英美资源亚太区贵金属营销及业务拓展总经理孙国江、本田汽车首席研究员守谷隆史等与会嘉宾对以上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世界汽车工程师联合会(FISITA)主席、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主持了这次圆桌对话。
高工氢电作为特约行业媒体出席了本次大会,为方便读者了解氢能和燃料电池行业的前沿话题,特此对第四届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大会圆桌对话中的精华部分做了整理,以供参考。
燃料电池产业化的难点在哪儿?如何克服?
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
赵福全院长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燃料电池产业化难在哪儿?他要求与会嘉宾从自身专业领域的角度来谈谈快速推进燃料电池产业化的建议。
BartBIEBUYCK:先推进示范运营以规模和教育产业化
欧盟燃料电池及氢能合作组织(FCHJU)执行董事BartBIEBUYCK
我也很快的回答一下你的问题,我想第一个先有鸡还有先有蛋的问题?确实是对商业示范推广也是同样的问题,我们找到一个解决方案和汽车制造商这边合作,比如说在巴黎也是一起共同协作做了加氢站,一开始是20个出租车,现在是个出租车及现在增加了更多的规模。
这样一来我们就有足够的规模,所以就行了,这就是我的建议,先找一些应用,比如说手机的应用,像出租车的应用从中推广。另外,还有像我刚才也讲到了区域化的合作,我们可以做一些快速推广的示范项目,比如说城市、区域也是很重要的,我们要去接洽这些城市的地方政府市长,并且让他们参与进来,我们要做的是教育,我们要去给他们宣传这样的概念,很多这些地区他们都不知道燃料电池是什么,他们也不了解燃料电池汽车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干频:燃料电池产业化需要加强对“关键少数”的科普
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干频
燃料电池真的是在慢慢全球化,我们如皋、国际氢能大会得到大家认可。实际上,我个人觉得这个燃料电池,这个房间里面很热,投资界很热,有一个地方还是比较冷——政府。我们去年李克强总理看丰田米拉车的照片,确实也火了一把。确实在汽车界,燃料电池界火了一把,因为了那张图,中国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里面第一次中国政府报告进行了修改,修改里面很多几乎所有的搞汽车,不搞汽车都在搞,搞汽车都在谈要氢能,《政府工作报告》要把氢能加进去,所以加大燃料电池规划,这是第一次加的一块内容。
我觉得这个事件以后带来一些变化,但是这些变化不够。我觉得燃料电池最难的地方,是在认识上。原来我说这思想上、科普上,我原来做科委还分管科普,我觉得科普很重要。原来我们整个一年上海市科委大概科技创新费用在30到40亿元,科普去的时候费用万。三年前,总书记提出科学技术和推广普及是一体两翼同等重要,我就把这句话每次讲科普都放在上面。既然同等重要,一个万元的年预算,一个有30、40亿元的预算,去年科普从万涨到1.3亿元,但还远远不够。
我就觉得首先是科普重要,而且对关键少数科普更重要。关键少数就是决策权。所以,我个人觉得跳开讲主要是意识问题。就像我原来不搞燃料电池,实际上我对氢能也没有认识。我自己十几年搞了以后,我自己研究、学习,我觉得氢能带来未来。坚信这个理念,把这种理念告诉更多人。现在很多人不用告诉,但关键少数还需要。除了这个还需要问题,这个我个人觉得做科普,特别是对关键少数要科普,要对特朗普科普,他的科学顾问要科普,要让决策者认识到氢能社会、未来社会是又一个清晰的概念。
马金华:区域性+示范应用组合是推动产业化的良药
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马金华
一个方面可能是今年第四届的大会开始形成共识,对全社会对于氢能产业认识要统一思想,不管对政府,媒体、产业界来说,全社会要普及对氢能和燃料电池的了解。现在大家看燃料电池行业很热,有人说产能过剩,这是不全面的,但是要吸取光伏、风电和纯电动汽车经验和教训,不能盲目,要稳扎稳打。
第二个根据这个产业特点,在示范应用上一定要推动区域性的示范应用,而不是单打独斗一个城市来示范应用。要感谢学会这几年在我们干主任带领下长三角一体化先搞嘉兴走廊规划,搞实施方案,下一步城市之间交通车子的应用流通场景建起来等等。只有这样子,燃料电池商用车才真正能够发展起来。当然,这里面包括基础设施要对应起来,只有一个不行,我感觉区域性+示范应用组合在一起,通过这个很多问题自然而然得到解决。
干频:预测政策驱动第一阶段可能持续到年
赵福全:谢谢马常委,不是城市内部做示范,而是区域、产业联动,说明燃料电池已经不是某一个企业、某一个技术、某一个城市问题,是产业巨大变革,不能如皋燃料电池到了南通市不行了,这也是很大问题。我一会儿还得思考,我们得示范做多久?干主任,示范做多久,做三年,做五年?
干频:我觉得示范可能,实际上氢能示范我个人觉得就像新能源示范一样,市场到了一定程度自然就政策跟上。
赵福全:要个时间,投资者,包括技术者咱干三年共产主义就实现了。
干频:大胆预测个人觉得示范像中国到年应该差不多第一个阶段,政策驱动的那个应该可以基本上淡出告一个段落。
孙国江:产业化推进不能只有计划还得有KPI
英美资源亚太区贵金属营销及业务拓展总经理孙国江
孙国江:我觉得现在区域示范我觉得很好,但是在我们中国我觉得还缺少一环,我觉得应该中央派出领导小组,去结合这些区域要去做这些示范来统帅和协调,现在几个城市我们来协调一下,有的城市意愿多出力一下,有的城市出力少,而且没有当成任务来说,现在有什么承诺,就像你说五年或者到年做成这样这个很好。但是年做成什么样,、做成什么样,领导小组有一定很高的级别,比方说副部级,下来协调各种地方政府做出承诺人要买账,要去交付。不能说今年做计划、明年做计划、后年做计划,业绩做的不好你这个不行,你要多投入,你要怎么样,由中央派出全国统领小组,才能真正加速推快,当成中央重要任务,而不是能做多少就做多少。
赵福全:谢谢孙总,孙总是企业家,基本问题是清楚,几位专家都说我们得试,因为到产业化的时候,很多技术不成熟在只有实地经验反馈给我们工程师才能更进一步深度开发。孙总讲我们不能喊口号大家跟着感觉走,得有KPI,这个简单的靠区域之间不行,必须得有计划,得有行动纲领,要为结果买单,这样的话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ThorstenHERBERT:成立合资公司共担风险推进产业化
德国国家氢和燃料电池技术组织交通基础设施部部长ThorstenHERBERT
ThorstenHERBERT:其实,我也是想延续刚刚讲到的车队的概念,刚才也讲到比如出租车方面的应用,还有公用运输,就像您提到巴士,在德国我们是在轨道车方面也有很好的成功应用,这些车队的能源供应方面有长期的合约。比如说德国,车企和能源供应商可以签30年以上的合约,这个直接刺激林德、法液空这样的公司大规模的去投一些加氢的设施。
因为我们看到至少它有30年的需求,如果我们去看轨道车,每部火车比如说是公斤加注量,一天至少加注一次,这个就意味着至少几千吨的氢的需求一年。所以说,我们可以看到像这些公共交通,然后公共运输,如说像轨道交通,这样我们就可以去建立一些集中式的加注站,然后我们在德国公共基础设施也取得很大的成功。
一个模式就是合资。在德国三年之前就建了一家合资公司,是6个大公司的合资公司,参与的公司壳牌、林德、还有戴姆勒等大公司。合资公司作为一个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平台,可以实现协同发展。在这样的模式下,德国实现区域性的推广,我们现在也有一共75个加氢站,辆车,大家可以想像的到,在德国运营加氢站现在并不好玩,合资公司可以分担风险,共同运营这些加氢站,我觉得这个也是能够帮助我们部分解决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守谷隆史:要做到产品安全要教育民众燃料电池车安全
本田汽车首席研究员守谷隆史
赵福全:实际上现在大家都谈到,涉及领域太多燃料电池既有技术、又有国家、又有区域、又有整车,商业模式建立是至关重要。在德国实际有能源公司、整车厂和一些制氢组合一起效果蛮好。我们问一下本田专家守谷隆史。
守谷隆史:好的,我这边主要是想就您的问题讲两点,当然我这边想持续刚才有关教育的讨论,其实我们需要更加积极的教育,让公民能够接受这项技术。当然,日本也有很多车队的项目,但是很多人觉得很难理解我们所做的一些活动,有一些人会觉得一讲到氢,他们就谈氢变色,我们一定要就氢的安全性来进行教育,这样我们可以扩大人们对于氢的接受性,这一点非常的重要。
我们是来自制车厂,业务模式也非常重要。鸡和蛋到底哪个先出现的?我也不清楚,但是我们所做的一些活动,比如说整车厂的活动,包括基础设施等等方面的努力,整个社会的努力都很重要,到最后总的目标就是降低总体成本。这个也包括氢的成本,最后的加注成本,意味着我们作为整车厂也要降成本。
第一阶段需要政府的支持,但是我们也要准备好把我们制造技术降低成本,不仅仅要依赖各个方面成本的削减。制造技术成本的削减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个也是我们一大挑战,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做更多的贡献,当然基础设施这边我们看到对比传统的加油站当然成本是更贵了,但是成本取决于整个供应链的各个环节。
讲到一个行业我们需要各方合作,这个也是不可忽视的,讲到技术的拓展方面,需要更多的应对挑战,也需要各个公司,各个部分,包括产学研的合作。大家劲往一处使,降低技术应用的成本,拓展它的应用,这个是我的一点看法。
赵福全:守谷隆史先生回应了干频主任的教育,大家可能觉得教育是一个开玩笑,实际他不这么认为,本田的产品已经量产了,他感受到消费者对氢还是有一种恐惧感。
实际上氢确实不安全,但实际产品已经很安全了,怎么样让消费者对使用这个产品,相信企业车规级的安全都做到位了,你可以像柴油机一样去用,这点很重要的科普,否则大家对于新的技术尤其是氢燃料电池有一种恐惧感。
年会邀请高工氢电年会
时间:11月13-15日
地点:深圳机场凯悦酒店
年会亮点:
●高工品牌活动,深耕氢能和燃料电池行业高规格年度盛会
●2天论坛6大专场,涉及整车、燃料电池、核心材料、关键部件、设备、氢能全产业链●50+国际企业到场,现场了解国际领先企业先进产品技术
●+氢电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企业高层
●高工金球奖年度颁奖盛典,极具公信力和权威性的行业评选
●高工氢电全媒体平台持续4个月传播,5万活跃粉丝
转载请注明:http://www.searchingcity.com/cdckc/8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