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为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以未婚女性居多,会在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严重影响女性的工作和生活。
出现痛经怎么办?
很多女性的第一反应就是吃止痛药。值得注意的是,止痛药起效虽快,但用药不当有可能会影响肝肾功能以及造成胃出血。
其实,针灸、按摩、热敷也能起到良好的缓解效果。
1
按摩法
⑴按摩小腹(增加小腹腔内脏血运,促进小腹内微循环,具有止痛调经的作用)
位置:肚脐至外生殖器之间的小腹部,两侧以左右髂前上棘为界限。
按摩方法:双手相叠置于小腹中间,紧压腹部,慢慢按摩腹部,以10次/分左右的频率进行,直至小腹内有热感为宜。按摩5分钟。
⑵斜擦小腹两侧(具有疏肝理气,止痛调经的作用)
位置:两侧肋弓下缘至髂骨之间的侧小腹。
按摩方法:双手置于侧小腹,从后向前斜擦,方向朝外生殖器。不要往返擦动,要方向一致,以摩热为度。按摩5分钟。
⑶点揉子宫(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疗效显著,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作用)
位置:子宫穴位于下腹部,脐下一横掌处(脐下4寸)正中。左右旁开四横指(旁开正中线3寸)的距离各有一点即是此穴。
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酸胀为度,按摩5分钟,以腹腔内有热感为最佳。
2
艾灸法
取中极、关元、气海等穴位,在腹部取穴时可以采用仰卧姿势,用3毫米左右的姜片置于腹部穴位上,取少量艾绒放于姜片上,点燃后施灸,如果感觉温度过高可以稍移动一下位置,以免烫伤皮肤,每个穴位灸20至30分钟。
而三阴交则可采用悬灸方法施灸,将艾条的一端点燃悬于施灸部位,大约3厘米左右高度,固定不移,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灸3~5分钟,灸至皮肤稍起红晕为度。在月经之前几天开始,月经停止后再灸数日。
3
热敷法
下腹部热敷有助于缓解子宫痉挛,促进腹部的血液循环,能够缓解痛经。如果是气滞血瘀型的痛经,可以将云南白药与酒混合搅拌,再用棉纱布包好,用布料包裹热敷在小腹上,每日2~3次,每次5分钟左右,热敷5天,有助于散寒通络,止痛效果明显;如果是寒凝血瘀型痛经用吴茱萸药液热敷于小腹上,有助于活血通络、行气止痛。当然,月经期间忌生冷食物,注意保暖,也是必不可少的。
图:来源于网络
文:健康管理护理小组
荐读身体出现“3黑1疼”,提醒你该养肾了
什么样的原生家庭,容易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口腔溃疡这个磨人的小妖精,为何反复来打扰?
小满节气后体内湿气加重,都怪岭南气候?
......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下方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专业寻常型白癜风能治愈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searchingcity.com/cdckc/6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