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如何除口臭 >> 如何医治口臭 >> 正文 >> 正文

小外孙不准全鸡上餐,人类只有儿时才能远离

来源:如何除口臭 时间:2024/11/7
导读:亲爱的盆友们,沁彩农庄杯·《食辣酒炆》专栏第23期与您见面。食辣者,天下美食之辣记辣评辣说也;酒炆者,抬灶设锅微炆一壶美酒也,当然还有微醺几杯革命小酒,创作一篇美文美诗之旨。或诙谐可笑,或明舌带香,或启人思考。文不在长,有味则灵,食不在奇,诱你则香。期是詹苗康先生的新作,杞子是詹先生笔名。文|杞子中国人可不像西方人那样不喜欢把整个的生物胴体拿来作为食物,譬如不喜欢把整条的鱼装盘捧上餐桌来,反而倒是吃什么也都喜欢全,诸如全鸡、全鸭、全鱼,乃至于全猪、全羊。若非顾及盛放器皿的设置存在一定的难度,兴许还会搬上全牛来。事实上,古代时候帝皇祭祀天地还不是照样用上称谓太牢的全牛?这样做,一方面固然表示隆重、表示敬重,——庆典的隆重,以及对于祖宗神灵或者贵客嘉宾的敬重,另一方面也属国人祖传的追求完全、追求完整,以及追求一统的文化心理的流露,总之,属于民族品性里一种古怪执抝成分的凸显。除了食性,民间历来就有提倡五福齐全,五代同堂,五世相传,以及五子登科一类的说法,一言蔽之,讲究金玉满堂,喜好一个完字、整字、全字、满字,永字,尽最大可能去体现一种万古不变的完美性与连续性。而那些身居庙堂者们的理念,恐怕就会更加如此这般的了。譬如提倡所谓的包容便最好把全天下一榻括之统统包容在自己的怀抱里,也即那处鼻息口臭与葱蒜气味所能呵及传达的地方,全然不去顾及被包容者的拘束、窝囊与难受。拿整个的动物胴体做供品或者美食佳肴去奉献祖宗神灵或者贵客嘉宾,兴许还能显示出一份民族的神武与英豪,只是也极易附带着暴露出来原始的血腥与残忍,一种隐含的喜好杀戮的本性。生命经历的这数十年间,笔者始终是一名普通的国人与家庭主厨,烹饪的习惯向来奉行传统古制,也即同样喜欢烧制全鸡、全鸭、全鱼,以及尽可能去保持外形完整的蹄胖、猪手与团鱼等等一类的菜肴,尤其是过年过节或者适逢稀客好友来临之际。以前大山里的人家过年时候祭祖或请客,常有一盘木鱼。也即摆放于案桌中央的那条红烧大鲤鱼是假的,木雕装样的,仅只上面浇淋的一层油光光鲜亮的汤汁而已。这菜自然神也动不得、客也动不得。这说明,国人甭管处于何种贫困的状态境地,也都随时具备一种顾全脸面以及追求完整、完善与完美的心理诉求。缘于一辈子接受正统的东土文化的熏陶,所以至少在过年过节以及请客吃饭之际,自己内心深处的某只角落里依然会有一种恨不得揣上全猪、全羊来的情绪涌动。可是,前些日子却发现,小外孙女反对我的这种传统烧法了。开始时这些菜不许摆在她面前,后来干脆发展到这些菜不准摆放在餐桌上。我不知道,她为什么会如此这般地不喜欢这些充当食物而煮熟了的生物胴体,猜想不可能会是上面冒出来的扑鼻香气了,而应该是不喜欢看到那里尚且残存着生命活体的影息。我相信,也只有在一个距离生命源头还不是太过遥远的孩提的心底里才会有可能激发出来这么的一种对于生命特有的怜悯之情。或许,这也正好是生命幼体面临着嫩依纤弱的自身条件而期望得到外界更多呵护的心迹表露了。我知道,这是一种人类最原质美好的品性流露,且属一个长者其实早就具备了这方面的感知能力。因为在幼小时候,谁没有过类似相仿的经历呢?记得有一次,母亲要宰杀那只自己喂养的小山兔便硬是死活不肯同意。即便母亲苦苦劝说:“你个子长得太矮小了,急需要吃点肉食来增补营养才行。”但是,那也依然不行。这些直接来自一个人心灵深处的,宁愿拒绝私利获得的本真流露,在往后生命的成长历程中却是逐渐地麻木淡化,以至于不知不觉地丧失殆尽。当然内中很大部分是属于人类假借生命成熟的由头而被故意地忽略与忽视了,似乎一个生命的趋向于成熟,必须要有一定程度对于其他生命的残忍与漠视来作为代价的了。现在这样倒也好,凭借孩子的口实,我就再也没有必要去烧制这类故意保持完整的生物胴体外形的食物。而且,我也真是有些感激和惭愧,有感于小外孙女依然保持人性敏锐的同时也惭愧于自身对此的渐趋麻木与迟钝,自然也很乐意于去这样做了,——终于远离了那些人类在不经意间流淌的残忍与暴戾。而且似乎因此而更加充满了信心,相信我们的下一代,一定能够快速地融入世界,融入整个地球人类文明的主流认同,至少不会再与他们的那些喜欢在苦难之中依然抱旧守缺的祖父母辈有太多雷同的地方,就算是体现在这一份小小的,食性喜好的差异之上。

转载请注明:http://www.searchingcity.com/rhyzkc/13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