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爱吃饭、挑食,相信很多家长都很头疼,不少家长认为孩子不好好吃饭是因为贪玩,所以每次吃饭时都进行各种威逼利诱。然而,这可能是宝宝的脾胃出了问题。中医说,脾为后天之本,吃进去的水谷精微要靠脾来输送全身,如果脾虚弱了,那也就是说你吃进去的营养不能被完全吸收,要么直接拉出去了,人精瘦精瘦的,要么就堆积在体内,身体会渐渐虚胖。而且脾虚的人,容易积食,特别是孩子,刚刚开始会有一些表现,流口水啊,早起口臭啊,不注意的话就发烧,咳嗽,腹泻,便秘,扁桃体发炎,疱疹等等,孩子的个头要比别的孩子矮一些,总是不好好吃饭,做家长的更是急疯了!开始疯狂进补,其实,你的方向错了,给孩子再多的营养,孩子脾虚无法吸收,所以根本原因还在健脾的问题上!
要给孩子健脾胃,先避开这“4大雷区”!
雷区1:硬塞给孩子吃
家长认为孩子多吃点才营养,却忽略了小孩子的承受力。小孩子能吃多少也是有一定量的,超过这个量,身体不能承受,不但营养过剩,造成虚胖,还会损伤孩子脾胃的收纳、运转功能。脾胃不好了,营养吸收也会受到影响,若是再不让它休息恢复,长期脾胃失调,孩子的抵抗力就会大大减弱。雷区2:给孩子喝凉茶
有的父母看到孩子便秘,口气重,就以为是上火了,喜欢给孩子喝凉茶。其实,7岁以内的孩子发生便秘,大多数是因为脾胃功能没发育好,平时又不节制饮食,从而造成“食滞”,并不是真的上火。而舌苔厚、晚上睡觉不安稳、大便不定时、口气大都是在提示孩子“食滞”了!
此外,孩子越小,寒凉的食物越是要少吃。
雷区3:晚上吃东西
不少孩子因为偏食,挑食或者吃东西的习惯不好,家长总要在晚上给他们加餐,睡前还喝牛奶,这种做法在1岁以后很不恰当。到了半岁以后,孩子白天活动的时间越来越多,生活作息也越来越正常,如果晚上还给他们吃东西,脾胃就得不到休息,也会导致脾胃虚弱。
雷区4:生病赶紧补充营养
俗话说“虚不受补”。其实,虚应该是受得了补的,之所以“虚不受补”,是因为补得不是时候。所以孩子在脾胃调理好,身体健康的状态下进补才合适,脾胃差进补反而难以消化,更损伤脾胃、病情不轻反重。
如果孩子生病导致身体虚弱,应咨询医生,辩证治疗。如果你成功绕开了这些误区,孩子的健脾之路就走完了一半!除了配合医生进行治疗,还可用这两个推拿手法,减轻孩子的痛苦!
摩腹:专门解决腹部问题
将掌心放在孩子腹部,做顺时针摩腹50次,再做逆时针摩腹50次。
摩腹有健脾益胃的功效,可以帮助孩子消化,如果小孩肠鸣胀气、口气酸腐、放屁臭等等肠胃问题,都可以给小孩摩摩腹,在摩腹前建议搓热手掌,睡前搓热手以空心掌盖在肚脐上做上下或左右震颤还有促进睡眠的功效哦!
捏脊:食欲不振就找它
位于后背正中,整个脊柱,由下而上提捏孩子脊旁1.5寸旁3-5遍,力度适中。捏脊可促进孩子气血运行,改善脾胃问题。
如果孩子还有其它明显的不适,或孩子精神不佳,都需要及时找医生面诊。另外,母乳期的宝宝如果有口气口臭,需要首先调整妈妈的饮食。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searchingcity.com/rhckc/9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