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我市长青沙岛风景区的长江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占地面积亩,是我市规模最大、综合性强、功能齐全的青少年活动场所,是全市深化课程改革、实践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校外教育阵地之一。亲近自然、体验生活、参与实践、享受创造,愿每一个孩子都健康成长!
这里,可以学什么该基地从社会、自然、生活、科技、艺术、军体等维度,面向五年级到高二不同年段层次设计了“社会与文明、生活与健康、生态与环保、科技与创造、艺术与审美、军体与品格”等六大板块95门类的系列化的实践活动项目。
一张图告诉你——
这里,孩子们玩什么这里的老师怎么说礼仪课程项目组组长朱慧灵:
实践课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不断地更新教育理念,提高业务能力,用专业性的劳动,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健身、学会审美,个性得到张扬、激情得到释放、智慧得到迸发。
军体与品格课程教官高飞:
学军,可以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激发爱国热情,养成良好的学风和生活作风。身为教官要以身作则,素质过硬,训练有方,做学员最好的榜样。
手工活动项目组组长陆海燕:
手工课的设计,重在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思维,教学中,要善于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力求让学生在快乐的活动中收获成功。
再听孩子怎么说有感“团队浮桥”
如皋初中七(21)班储睿涵
在长江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短短几天的历练,让我真正明白了一句话:人心齐,泰山移。
看到别的团队成员肩头如山的重量压下时,豆珠般的汗珠从他们通红的脸上滚落,站在木板前的我们不禁心惊肉跳:同学从我们肩头的木板上爬过,我们能坚持住吗?
然而真正到了那一刻,却没有一个人退缩。是的,因为我们是一个团队!教官对我们说过,既然是一个团体,就要信任团体中的每一位成员,保护好团体中的每一位成员。
一位身材偏胖的同学紧张地摇头不愿意过桥,我们用信任的目光鼓励他往前走,他笑了,笑里含着勇气,含着对同学的感激与信任。最终,他在我们震耳欲聋的加油声中顺利地通过。
汗流浃背的我们收获了许多,“团队浮桥”体验让我明白了:当信任作桥墩,团结作桥面时,我们将横跨所有的沟壑,跃过一切的深渊,在通天大道上尽情驰骋!
相同的饭菜,不同的味道
磨头初中七(1)班陈舒蓉
在家里,我们是爸爸妈妈的小皇帝、小公主,过着衣食无忧、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认为自己就应该得到这样的待遇。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总有一天要独自面对生活,离开爸爸妈妈的庇护……
来到实训基地的第三天,我们参加了“农家菜体验”活动。“知味园”里,老师向我们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后,我们便开始分工。其实大家内心都很忐忑,因为我们在家根本不做饭,最多也就淘淘米,择择菜。当听到今天我们的主菜就是红烧肉时,大家一下全懵了,最后也只好硬着头皮接下任务。
领过食材,大家进行清洗和改刀后,先在锅里倒了一些油。不一会儿,锅里的油就开始沸腾了,“噼里啪啦”地响着,我们赶紧把生姜倒了下去,接着,又把肉倒了下去。在锅里翻炒了几番后,大家面面相觑,谁也不知道该怎么继续了。就在这时,灶膛里的火竟也不争气地灭了。顿时,大家乱成一团。
后来在老师的帮助下灶膛里的火又重新燃了起来,看着白花花的肉块,老师又耐心地讲了烹饪要点。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认真操作、耐心的等待,美味的红烧肉终于出锅了!有了前面的经验,领了新食材后,我们不再紧张,不再七手八脚乱操作,互助合作,有条不紊,不大工夫,四菜一汤就做好了。组里成员都欣喜若狂,恨不得立马上前都消灭了它们。等到所有成员的活儿都干完时,我们就像几只饿狼一般,扑向那些美味的食物,三下五除二,就“光盘”了。
当我看到大家脸上都挂着满足的笑容时,我才明白:自己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时,心里就会有一种自豪感。
通过今天的“农家菜体验”活动,我明白了一顿饭的来之不易。以前爸妈辛辛苦苦为我们准备的每一顿饭菜,我们还挑三拣四的,真是太不应该了!我决定,回家后,一定要多替爸爸妈妈分担一些家务,让爸爸妈妈看到我的成长!
文章信息来自《南通日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searchingcity.com/kczlf/8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