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会有一些关于饮食的困惑,陈胖和你一起,看看最权威的专家组们怎么说!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是国家公共营养政策的基础性文件。
它的每一条、每一句话都有大量科学研究作为根据,是国内外营养专家的主流共识。(没错,普通人最权威的饮食指导)
这个指南包括了由一般人群膳食指南、特定人群(婴幼儿、孕妇乳母、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和素食人群)。这篇文章呢,主要讨论普通人部分。如果感兴趣可以找全书看看。(不知道知乎能不能分享网盘地址?)
我国目前居民膳食结构仍存在不合理现象,比如豆类、奶类消费量依然偏低,脂肪摄入量过多。部分地区营养不良的问题、超重肥胖问题、与膳食营养相关的慢性病威胁日益严重。
根据我国饮食习惯、现有健康流行病学大数据,膳食指南提出了6条核心推荐: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吃动平衡,健康体重;
多吃蔬果、奶类、大豆;
适量吃鱼、禽、蛋、瘦肉;
少盐少油,控糖限酒;
杜绝浪费,兴新食尚。
一、食物多样,谷类为主平衡膳食模式,能最大程度满足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及生理活动,并且能够降低包括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多种疾病发病风险。
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类、畜禽鱼蛋奶类、大豆坚果类等食物。平均每天摄入12种以上食物,每周25种以上。
谷类为主是指谷薯类食物提供能量占膳食总能量一半以上。建议一般成人每天摄入谷薯类食物~g,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g,薯类50~g。
近年来我国居民谷类消费量逐年下降,动物性食物和油脂摄入量增多,导致能量摄入过剩;谷类过度精加工导致B族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丢失而引起摄入量不足。
“全谷物”和“单一谷物”与健康的关系研究证明,增加全谷物或谷物纤维摄入以及用全谷物代替精制谷物,对预防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肥胖具有潜在的有益作用。
我国传统食物稻米、小麦、大麦、燕麦、黑麦、黑米、玉米、高粱、小米、荞麦、薏米等均是全谷物良好来源。
主食碳水化合物方面,是以谷类为主,增加薯类摄入。
增加谷薯类摄入的小tips:薯类当主食;薯类当菜肴如炒土豆丝、山药炖排骨等;薯类作零食如烤红薯等。少吃油炸谷薯类食物。
食物多样,从小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鼓励孩子多尝试多种食物,不要挑食。
大米、面粉不是越白越好,长期食用精白米、精白面对健康不利。
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searchingcity.com/kczlf/10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