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故事
陈阿姨今年45岁,由于长期伏案工作,颈肩部疼痛已经有10年了。疼痛在夜间加重,休息后可好转。早晨起床后,颈部僵硬,活动约半小时后可以缓解。疼痛加重时口服止痛药、外用膏药后可以略缓解。3天前,颈部无明显诱因酸胀、疼痛加重,放射至右肩、右臂至右手,不能拿起东西,夜间多次被痛醒。疼痛已经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
什么是颈椎病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是由于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的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导致相应临床症状。仅有颈椎的退行性改变,无临床症状者,称为“颈椎退行性改变”。
随着电脑和空调的广泛使用,人们屈颈和遭受风寒的机会越来越多,颈椎病患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
颈椎病分几种有哪些表现
分型
病因
症状
颈型
颈椎间盘退变,颈部肌肉、韧带、关节囊急性损伤,小关节错缝等
头、颈、肩、臂部疼痛
神经根型
颈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钩椎关节和后关节退变,对脊神经根造成刺激或压迫
上肢无力、手指麻木、感觉异常等
脊髓型
颈椎间盘突出、椎体后缘骨刺、椎体移位韧带肥厚、脊髓损伤等因素造成脊髓受压和缺血,引起脊髓传导功能障碍
下肢无力、抬步沉重感、跛行、腱反射亢进,甚至可出现痉孪性瘫痪、大小便失禁
椎动脉型
钩椎关节退变,或是椎间盘退变,颈椎总长度缩短,椎动脉与颈椎长度平衡被破坏,刺激、压迫椎动脉,造成椎动脉供血不足
偏头痛、耳鸣、眩晕、视力减退、猝倒等
交感神经型
椎间盘退变,刺激或压迫颈部交感神经纤维
恶心、眼花、耳鸣,心动过速等
食管压迫型
椎体前缘鸟嘴样骨刺压迫食管
吞咽困难及声嘶症状
混合型
上述几型的症状混合存在
为什么会发生颈椎病
慢性劳损
头颈部长期处于单一姿势。
不良姿势
躺在床上看电视、看书,高枕、坐位睡觉等。
头颈部外伤
50%的脊髓型颈椎病与颈部外伤有关。
慢性感染
主要为咽喉炎,其次为牙周炎、中耳炎等。
风寒湿因素
外界的风寒和潮湿可以降低机体对疼痛的耐受力,使肌肉痉挛、小血管收缩、软组织血液循环障碍,导致无菌性炎症。
颈椎结构发育不良
发育性颈椎管狭窄、颈椎先天畸形、颈椎退变等。
得了颈椎病怎么治疗
温热敷
温热敷可改善血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消除肿胀,以减轻症状。可使用热毛巾和热水袋局部外敷。急性期疼痛症状较重时,不宜进行温热敷。
推拿疗法
是针对颈椎病较为有效的治疗措施,其可缓解颈肩肌群的紧张及痉挛。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禁止重力按摩和复位。
理疗
理疗包括超声波、紫外线、间动电流等治疗。
药物治疗
1、祛风散寒,活血化瘀,缓解疼痛的药物。
2、止痛、消除神经根水肿、肌肉松解的药物。
3、补充营养、抗抑郁药物。
具体需要咨询主治医师。
牵引治疗
牵引是过去治疗颈椎病的首选方法之一。但近年发现,很多患者在牵引后,颈椎病不但没有减轻,反而加重。因此建议,颈椎病应慎用牵引疗法。
神经阻滞治疗
主要包括椎旁注射、硬膜外腔注射、星状神经节阻滞等。
手术治疗
手术主要切除突出变形的椎间盘,增生的骨赘等。
这些动作有助颈椎康复
摇头晃脑
头按顺序向左、前、右、后旋转5次,再反方向旋转5次。
旋肩舒颈
双手放在两肩上,掌心向下,两臂先由后向前旋转20~30次,再反方向旋转20~30次。
头手相抗
双手交叉紧贴后颈部,头颈和双手用力抵抗5次。
双手托天
双手上举过头,掌心向上,仰视手背5秒。
如何预防颈椎病
改善姿势
工作的桌子与坐椅的高度要相称,避免过度低头屈颈,桌台可适当高些。
劳逸结合
在长时间工作中,要做短暂颈部运动,以改善颈肌疲劳。
避免感染
发生咽喉部炎症或上呼吸道感染后,炎症一旦经淋巴系统向颈部及关节囊扩散,就会诱发颈椎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预防感冒,保持口腔清洁。
避免受寒
风寒侵袭颈部,可导致肌肉和血管痉挛,诱发颈椎病。因此,应注意颈部保暖,避免空调直吹等。
治疗疾病
及时且彻底地治疗落枕和某些轻度颈肩、背部的软组织劳损,防止其发展为颈椎病。
防止外伤
注意避免外伤也是预防颈椎病的措施之一。
专家简介
刘延青
主任医师教授
医院疼痛科主任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主任委员
北京医学会疼痛学分会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微创介入治痛学组组长
专业特长
擅长微创介入治疗头面痛、颈腰痛、四肢骨关节痛、神经病理性疼痛
国内较早开展胶原酶盘外溶解术治疗颈、腰椎间盘突出症
臭氧髓核溶解术治疗椎间盘源性颈腰痛
门诊时间
周二上午、周四下午
更多骨与关节保健知识请见《健康世界》
“骨骼肌与关节疼痛病专题”刊
健康壹世界-呵护您的健康每一天
刘延青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earchingcity.com/kcdzlf/6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