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案患者因常年口臭而伴咳嗽、吐大量淡黄粘稠痰而就诊,但其舌淡水滑而先以甘露饮合苓桂术甘汤加半夏温化水湿,咳吐大量粘稠痰而缓解,再以六君子汤善后。
某某,女,57岁,因反复咳嗽、吐黄脓粘稠痰7+月于年2月10日就诊。
主诉:口臭伴反复咳嗽、吐淡黄粘稠痰7+月
患者7+月前感冒后出现咳嗽,咯吐黄白色痰,无明显恶寒怕冷,经中西药物治疗后缓解,但咳嗽间断发作而未痊愈,并反复咯吐黄脓痰,经清热化痰、抗生素治疗后有所好转,但难以彻底痊愈。近日夜间咽干明显、偶尔嗳气恶心、咳嗽,咯吐淡黄粘稠脓痰,伴有黄脓鼻涕,间断胸闷气紧,下蹲后起立时偶尔头晕,大便偏稀,小便正常。
望诊见脸色微黄,少许黑色斑,舌淡红,苔白厚略粗糙、伴细裂纹,两侧苔腻水滑欲滴。脉象见右寸浮细滑,右关沉弦而滑,左脉细弦略滑。
平时口臭明显。
此乃痰湿水饮阻滞而微郁热,过用苦寒伤阳、辛燥伤阴,阳虚水饮湿郁而兼夹阴虚。当以养阴清热除湿为主,并温化水饮,兼燥湿化痰为治。方选甘露饮加苓桂术甘汤+半夏。
处方:天冬15g、麦冬15g、生地15g、熟地10g、黄芩15g、桂枝20g、茯苓60g、白术20g、枳壳12g、枇杷叶15g、石斛10g、白扁豆30g、法半夏20g、大枣15g、甘草6g。
7剂,水煎服,每日一剂,每天3次。忌油腻煎炸食物。另嘱家属注意冷暖,警惕感冒加重病情。
年2月19日二诊:舌淡红苔薄白微腻,脉象细略弱。
自诉服药后咯吐大量黄白色粘稠痰,咳嗽缓解,目前无明显胸闷不适,无头晕,不咳,偶尔吐少许白色粘痰,大便略稀。嘱其购买香砂六君子丸,按说明书服用二周即可。
按:患者半年多来反复咳嗽、咯痰,经治疗后缓解,但反复发作,且伴有口臭,结合舌象,考虑阴虚夹痰湿,故以甘露饮为主。甘露饮是治疗阴虚夹湿而口臭的常用方剂,清热除湿、兼以养阴,以防除湿更伤阴、养阴更碍湿。患者久病,大量使用清热化痰药物,耗伤阳气而化生水饮,故患者舌两侧苔水滑,伴见恶心、起则头眩,是为水饮上犯,故以苓桂术甘汤加半夏为治,合甘露饮中枳壳等药物,有二陈汤和温胆汤之意。另加白扁豆以健脾除湿以治咽干不适。《本草纲目》:硬壳白扁豆,其子充实,白而微黄,其气腥黄,其气腥香,其性温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入太阴气分,通利三焦,能化清降浊,故专治中宫之病,消暑除湿而解毒也;用以治疗痰湿水饮阻滞而见的咽干口干。
平脉辨证
唐文富赞赏
人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searchingcity.com/kcdzlf/2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