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于12月8日通过如皋市人民政府网站上的“市长信箱”投诉反映了一则网络谣言,不清楚怎么回事该链接点开后变成市长公开电话,不管信箱还是电话,都是反映问题的渠道,于是我按照页面提示的要求发送了相关内容。
点击发送后,收到如下信息:
我们已收到您的诉求,会尽快处理并给您答复!谢谢您给予如皋市市长公开电话的支持!
您本诉求的验证密码为
请牢记密码,查询时依据联系电话和验证密码进行查询。
过了两天,我到如皋市政府网站想看看问题处理的进度,但是找遍整个网站,没有找到查询入口。12月13日下午14:20左右,我致电,了解这件事情的进展。女接线员说“事情已过”,又说市长电话只是负责行政协调,网络谣言不归他们管……
“事情已过”的潜台词是不是既往不咎?“行政协调”具体包括哪些内容?这些我们暂且不论,我很好奇的是当时在如皋市人民政府网站上发送信件的时候,有一个选项“是否需要电话回复”,我明明选择了“是”,不知道为什么却一直没有回复。该接线员解释,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会回复的,也没有客观标准,是不是回复都靠他们的主观判断。
这个页面上清楚地有一个“是否需要电话回复”的选项,但是无论你选什么都没有意义,是否回复不取决于你,而是取决于相关工作人员的主观意志
信访工作不能满足群众的每一个具体诉求我可以理解,毕竟诉求本身是否合理、有没有满足的条件都是问题,但是难道连一个答复也是奢望么?
不管我反映的内容是不是能够成立、归不归你们管,给我一个明确的答复总是应该的吧?我总觉得群众向你们反映问题,结果却“石沉大海”,这是和时代精神相悖的。
另外,堂堂如皋市人民政府官方网站上,竟然有这样的bug:一是给了群众查询验证码,但却没有想过查询入口;二是让群众选择了是否需要电话回复,实际上是否回复却完全取决于接线员的心情,和群众的选择无关。怎么看来这样的设置都有点不尊重、甚至戏弄群众的意思。太不严肃了!
这恐怕和“文明城市”的要求有点不相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searchingcity.com/cdckc/10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