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的好:百善孝为先。在如皋搬经镇晓庄村,有一位身患肝癌的八旬老人缪德华,每天坚持照顾自己的百岁母亲。周围的老百姓们都被他敬老孝亲的行为所感动,纷纷向他学习。在缪德华的影响下,村里的养老氛围也变得越来越好。
缪德华今年80岁,他的母亲苏敏珠已经岁了。这对“高龄母子”,依然是母慈子孝,关系和睦。缪德华介绍说,因为兄弟都不在如皋,从10多年前开始,他就一直独自照顾母亲。原本苏敏珠老人身体硬朗,能够做些简单的家务,可是自从去年冬天摔了一跤之后,老人的身体大不如前,不仅不能像原来一样走路、洗衣服,甚至连吃喝拉撒都无法自理,只能靠缪德华帮忙。
缪德华自己也不年轻了,再加上身患肝癌,精力有限。可他照顾起母亲来,却是一丝不苟,从不会因为自己身体的不适而敷衍。他每天就像个陀螺一样,不停地转。每天早上5点不到,缪德华就要起床为老人擦洗身体,换上干净的衣服、被褥,帮着老人穿衣、洗脸,一日三顿亲手喂饭给老人吃,一天内帮老人翻身数次。他还要将老人扶起来看看电视,天气好的时候要让老人晒晒太阳,透透气。缪德华笑着说,自从母亲身体没那么好了之后,自己连做农活儿都不敢走远。为了在母亲喊他时能够随时回应,缪德华只好在门口圈出一小片地,种点小菜。
缪德华说,母亲年轻时过得苦,好不容易把他们拉扯长大,现在,到了他这个做儿子的回报母亲养育之恩的时候了。母亲把他养大,作为儿子,照顾母亲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缪德华讲得轻描淡写,似乎没什么大不了的。可俗语里有句话叫“久病床前无孝子”,照顾身体不好的老人有多么辛苦,没有经历过的人是无法想象的。又有多少人能够数十年如一日,不辞辛劳地坚持做好这些琐碎的事儿呢?
正是缪德华的孝顺品质,影响了家里的儿女,形成了良好的家风。提起自己的女儿和孙女,缪德华显得非常骄傲。他说,小时候他和哥哥看着父母照顾爷爷奶奶,觉得他们非常孝顺,于是长大了也像父母当初一样,悉心照顾老人。现在,缪德华的女儿对他们夫妻俩也很孝顺,隔三差五就会回老家看看,常常说要把他们接到家里去照顾。现在,他年轻的孙女也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学会了照顾老人、孝顺老人。他相信,自己的晚年一定也能在儿女的陪伴下幸福地度过。
古语有云: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应该遵守的道德底线。希望像缪德华这样愿意孝老敬老、关爱老人的人能越来越多,也祝每个有老人的家庭都能和谐美满。
来源:如皋发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searchingcity.com/rhyzkc/8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