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如何除口臭 >> 如何除口臭 >> 正文 >> 正文

直通两会搬经镇探索特色发展新路径

来源:如何除口臭 时间:2020-11-7
我国知名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5477296.html

年,搬经镇交出了一份“提气”的成绩单:主要经济指标齐头并进、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入选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生态建设扎实有效……在全市协调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推动“强富美高”魅力如皋建设的大背景下,搬经镇聚焦发展、全速前进,实现了经济社会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胡晓勇

搬经镇党委书记

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镇将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的各项决策部署,突出重点,创新举措,强化保障,狠抓落实,全面启动“长寿农业”特色小镇建设。

  一是坚持产业兴镇,做大总量。加快巴西蓝莓、橄榄树、紫琅鹅等高附加值农产品基地建设,拓展农产品深加工、冷链物流等配套服务产业,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制定个性化的培育方案,加快技改转型步伐,推动存量企业持续增长;健全服务体系,强化要素保障,加快全昌动力轻型柴油机项目落户,确保恋轩服饰、恒泰医疗等项目早日投产见效,培育工业经济新动能。紧盯总部经济等新兴服务产业,保障亿润科技达标达产,努力开创一二三产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二是坚持产城融合,做强特色。围绕6平方公里的建设规模,加快完善空间布局和发展规划,描绘特色小镇美好蓝图。稳步推进新镇区建设,启动长春花苑商住、星级酒店等商业开发项目,进一步丰富服务功能,提升城镇品位内涵。深刻把握产业发展趋势,加快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全力打造现代农业装备制造产业园、健康养生食品产业园和“3+3”产业配套园区。三是坚持文化自信,做靓文化。深入实施“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启动全域性水环境整治,做好生态文明建设这篇大文章。充分放大“如西文化”效益,持续抓好文明城市建设,不断将精神文明建设引向深入。加强基层政治文明建设,大力弘扬“治沙精神”,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搬经提供坚强保障。四是坚持队伍建设,做深党建。突出党建统领地位,推进党建工作常态化管理。持续开展“走帮服”活动,开展精准脱贫攻坚。以市委巡察整改为抓手,强化队伍建设,狠抓作风效能,进一步凝心聚力,真抓实干。

经济增长提质增效。年1-11月份,全镇完成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20%,增值税1.21亿元,同比增长17%;完成工业应税销售34.43亿元,同比增长18%,实缴税金1.39亿元,同比增长26.6%;完成固定资产抵扣万元,同比增长80.4%;完成服务业应税销售9.91亿元,实缴税金万元,分别增长.5%和31.7%。全年新增亿元企业4家,新增规模企业2家,全年新开工亿元项目4个,竣工亿元项目2个,在手推进亿元项目7个,新增签约落户项目18项,总投资近10亿元。新增规模农业项目3个,百亩设施农业园区5个,特色农产品基地6个。城乡统筹取得突破。投资万元的镇污水处理厂及13.6公里的污水管网已进入施工阶段,完成城乡用地增减挂钩.65亩,耕地占补平衡.19亩,均已通过市级验收。生态建设扎实有效。全镇关闭拆除水泥生产企业1家、轮窑企业4家、钢铁企业2家、化工企业4家,57家10蒸吨/小时及以下锅炉已按照要求和时点完成整改。关闭拆除养殖户家,拆除总面积达32万平方米。“河长制”全面落实,清理如泰河、焦港河等重点河道沿线违建建筑17处,打捞沉船20艘,清理垃圾余立方,修复岸线米;5条三级河道的清淤工作全面启动;59条四级河道已列入整治计划。社会民生持续改善。全年累计投入多万元,用于教育医疗、交通改造、环境整治等民生支出,完成户的精准脱贫。

去年6月份,在省市领导的关心指导之下,搬经镇抢抓国家大力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掘搬经深厚的文化底蕴,找准经济发展与生态人文的结合点,以“长寿农业”为特色主题,成功入选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按照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精而美、制度活而新的要求,搬经镇以差异化、个性化思维定位新镇区空间布局,围绕“契合镇情、保留底蕴、彰显特色”,发力长寿农业特色小镇建设工作。

  一是聚焦转型升级,产业形态特色鲜明。以特色小镇发展规划为基础、以优化全镇产业结构为目标,淘汰落后产能、着力选优育强。壮大了以生产富硒稻米、原生畜禽、传统胡桑、时令蔬菜、生鲜瓜果5大特色农产品为主打的生态农业产业;培育了以农产品深加工、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产业;形成了以农产品物流贸易、田园乡村养老两大服务业为补充的新兴服务业产业。全镇产业发展方向进一步明晰,经济迸发新的活力。

  二是聚焦生态治理,美丽环境和谐宜居。大力开展土地综合整治,通过占补平衡、挂钩复垦,改善用地结构,提高了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推进农业综合开发,以实施千亿斤粮食项目工程为抓手,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业绿色生态生产;突出环境综合治理,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落实“二减六治三提升”重点任务,全镇砖瓦、钢铁、化工等行业整治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以拆除禁养区养殖场为重点的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治理行动进展迅速,全面实施“河长制”,常态化推进河道巡查工作,河水水质、河道面貌得到有效改善。

  三是聚焦传承呵护,传统文化内涵彰显。挖掘镇史乡情,建成苏中地区首家文化展示馆,省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场会将在此召开并重点推介;保护历史遗存,维护修缮绍隆禅寺、岳飞下马桩等历史古迹,“挑花担”“打莲湘”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弘扬乡贤文化,修建如皋西乡陈氏族史陈列馆,民俗文化得到切实保护。

  四是聚焦基础建设,设施服务便捷完善。打通交通脉络,按照规划分步实施主干道建设,配套完善路灯、绿化,构建“五纵五横”道路框架;建立排污系统,提标改造3个(1.2万吨/日)污水处理厂,实现镇区生产、生活污水全部进管网;完善功能配套。聚焦人口、产业集聚,打造易买得综合商业广场、一品街商贸综合体,新建4个幼儿园、小学、初中校区,引入农行、建行等4个金融网点,群众生活便捷真正实现。

  五是聚焦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充满活力。改革镇级行政体制,将原有行政机构整合为“一办七局二中心”,承接项下放权限,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一套体制管服务;探索购买服务机制,创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式,成功首推镇区环境管护“外包”模式,政府管理水平逐步提高。

  目前,特色小镇的顶层设计已基本清晰,发展定位、空间布局、产业规划等正在加紧完善;与如皋工业园区搭建投资发展平台的合作已正式启动;中建集团、中交集团等多家央企、国企已来镇考察商洽。未来3年,搬经镇将围绕打造“中国长寿农业第一镇”的目标定位,建立健全“农业+长寿+N”产业体系,全面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切实打造“世界知名的长寿食品原产地、全国闻名的高端装备制造地、长三角有名的田园风光示范地”,为全国农业服务型特色小镇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样板和标杆。

南通市副市长赵闻斌督查如泰河整治

市委书记陈晓东到搬经镇卢庄村开展随机“大走访”活动

市委副书记、市长何益军到搬经镇群岸社区开展“走帮服”

年11月18日,搬经镇四个亿元项目集中开工

长寿食品深度加工

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搬经镇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三次会议、五次会议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学习践行“六大指挥部”“对接服务上海”“容错免责机制”等新发展理念,合理统筹抓好招商引资、创新转型、城乡一体、生态优化、政务服务、特色小镇建设等各项重点工作,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在“新常态”下的持续健康发展。

  提升项目服务质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聚焦项目招引、建设和服务,实施“一个项目一张图表一套班子”推进机制。坚持主要精力向项目集中、工作重心向项目偏移、资源要素向项目集聚,抢抓“陆海江黄金交汇点,沪苏通高铁桥头堡”战略机遇,驰而不息地抓项目推进,积蓄发展动能,确保打赢转型升级这场攻坚战、持久战。

  全力主攻招商选资,增强经济发展后劲。以精准对接服务上海为平台,把松江、闵行等企业集中搬迁区作为主攻方向,充分利用闲置存量多、综合成本低的优势,与苏南周边地区形成错位竞争,最大限度地吸引在沪企业迁移落户。与此同时,对全镇范围内的标准厂房、闲置用地等存量进行整合包装,瞄准苏南地区的创业园、孵化器,优先对接和引进了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优的成长性企业。

  聚力特色小镇建设,统筹城乡一体发展。按照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精而美、制度活而新的要求,以差异化、个性化思维定位新镇区空间布局,进一步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功能、社区特征等空间载体,为探索建设独具魅力的特色小镇搭建框架。继续完善配套功能,围绕“商业发达、人气聚集”的目标,加大易买得、一品街等特色商业区的招商推介力度,吸引电影院、特色餐饮、连锁酒店等优质商业项目入驻,发展三产经济,提升人气指数。

  加大环境整治力度,共建绿色美好家园。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开展生态环境治理,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手段,落实“二减六治三提升”重点任务。以拆除禁养区养殖场为重点的畜禽养殖污染专项治理行动进展迅速,共关闭拆除畜禽舍户,累计面积22.5万平米。集中开展河道清淤,共整治河道39条,完成清淤34.5万方。强化黑臭水体治理,如泰河等10条重要河段得到系统整治,河水水质、河道面貌得到有效改善。全面实施“河长制”,常态化推进河道巡查工作,镇村两级河长管理体系和责任体系全面确立。

  坚持民生优先发展,推动全面小康进程。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优先发展民生事业,全年累计投入多万元,用于教育医疗、交通改造、环境整治等民生支出。搬经镇中心幼儿园、主副镇区亮化等民生工程均已按期建成使用。城镇居民医疗和新农合全面并轨运行,社保覆盖面不断拓展。“乐一天”、全民阅读等文体活动正常开展,获评南通地区唯一一家“书香乡镇”称号。实行户建档立卡户的分类管理,综合运用慈善救助、“晚霞工程”等多种手段,完成户的精准脱贫。妥善处置市长热线起,受理阳光信访48件,涉军群体重点人员稳控到位,三峡移民、企业欠薪、代课教师等长期信访群体得到有效处置。

  优化政务服务水平,促进党风政风好转。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升思想境界,呼应基层需求,努力为全镇人民提供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以“六问六送”“五必知五对接”“四了解四融合”为主抓手,认真开展富民强企奔小康“走帮服”活动,密切联系群众,拉近干群关系。自觉践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求,坚持学为基础做为关键,保持为民务实担当良好形象。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履行“一岗双责”,正确把握和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开展挂证取酬问题治理、违规吃喝整治等4项专项治理工作,政府机关作风进一步好转,干事创业良好氛围在加速形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earchingcity.com/rhckc/9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