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就让我们来了解一项考察nAMD患者长期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IVRs)后视网膜各层厚度变化的前瞻性研究。
方法
研究于年1月至年3月期间连续纳入37例nAMD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初次抗VEGF治疗。在12个月的随访期内,患者在起始三个月每月注射后,采用按需方案(as-neededprotocol)继续治疗。每月随访中观察到病情活动,都需要继续注射。疾病活动标准:OCT观察到新的视网膜内积液或视网膜下积液,视力下降5个字母及以上,或者在眼底检查发现有新的出血。患者每次随访均接受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和最佳矫正视力(BCVA)评估。根据ETDRS分区的中心区(R1)(r0.5mm)和内环区(R2)(r0.5-1.5mm)来计算每层视网膜层的平均厚度。比较3、6、12个月时ETDRS环中R1、R2内视网膜各层(RLs)厚度的变化情况。
结果
入组患者平均年龄72±7.4岁,平均注射针数9.08次(针数范围6-11次)。12个月时,平均最佳矫正视力(BCVA)由基线49.7±22.1字母数提高到60.1±19.8字母数,黄斑中心厚度由基线.25±.6μm降至.74±.4μm。
表1.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治疗随访12个月后功能和解剖学结果
12个月时,中心凹及旁中心凹环内厚度都显著降低:神经节细胞层(GCL)厚度(R1:由23.93±13.73μm降至19.50±9.50μm,p0.;R2:由44.5±12.6μm降至39.6±10.6μm,p0.),内丛状层(R1:由28.90±14.36μm降至22.35±6.23μm,p0.;R2:由39.34±8.53降至35.58±7.93μm,p0.),及总的内层视网膜厚度(由内界膜到外界膜)(R1:由.93±93.09μm降至±53μm,p0.;R2:由.06±42.74降至.25±40.37μm,p0.)。内核层(INL)厚度的降低仅限于第6个月时(R1:由34.80±15.33μm降至27.60±12.59μm,p0.),然而总的外层视网膜(ORL,由外界膜ELM到色素上皮层RPE)(R1:由.32±26.92μm降至.54±43.98μm,p0.;R2:由.81±16.73μm降至96.38±16.22μm,p0.)与RPE层厚度(R1:由39.12±22.33降至29.70±22.05μm,p0.;R2:由31.27±13.11μm降至24.40±9.99μm)的降低仅限于第3个月时。
表2.nAMD患者玻璃体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后3、6、12月时的视网膜各层厚度的变化
结论
IVRs治疗nAMD患者一年结果显示,虽然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未观察到明显降低,但GCL、IPL、RPE、总IRL和总ORL厚度在不同时间点发现有显著下降。中心凹区INL厚度显著降低,而旁中心凹区INL厚度则无显著降低。未观察到对中心凹和旁中心凹区域OPL和ONL厚度产生的显著影响。
对于结果的解读,研究者持一定的保留态度。他们指出,本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研究并非对照研究,未纳入对侧眼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另一方面,研究建立在以抗VEGF治疗作为主要变量的假设之上,故无法区分视网膜各层的长期变化是由于nAMD疾病本身的进展还是抗VEGF治疗所致。由于研究方法的局限性,研究者认为将疾病的自然进展与治疗干预分开进行研究是很困难的。
参考文献:Long-termchangesinretinallayersinpatientsundergoingintravitrealranibizumabforneovascular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
MCC号LUC有效期-08-30,资料过期,视同作废
专业内容,仅供医疗专业人士参考,严禁翻印及传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searchingcity.com/kczlf/85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