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米筐推出了一篇《盛世之中买房子,乱世之前买黄金》的稿子,很多粉丝询问有关黄金的购买方式以及收费标准,今天我们针对粉丝的疑问,经过对多家银行的实地咨询之后,又特整理出此稿为更多想买黄金而又不知道如何购买的朋友提供方便。
在我国,投资黄金的方式有实物黄金、纸黄金、黄金T+D、黄金期货、黄金类股票、黄金ETF等多种方式。不同的投资方式适合不同的人,不同的时期。而我们今天提到的黄金主要用来对冲强烈预期之下的人民币贬值风险。
黄金期货风险高(沪金期货走势)
黄金期货风险比较高,门槛也比较高,每手为克,所以黄金期货作为一种纯粹的投资工具,高杠杆,不适宜普通民众购买,更不适用于避险。对于不懂黄金期货的人,如果购买比参与赌博还要可怕,当然懂行的专业人士除外,即便懂行也不见得收益就是正的。
纸黄金只能买卖不能提取实物“纸黄金”是一种个人凭证式黄金,与国际金价挂钩,投资者按银行报价在账面上买卖“虚拟”黄金,因为不能提取实物,又叫“账户金”,购买纸黄金只能通过银行购买。
目前提供“纸黄金”交易的只有工行、建行、中行、招行和中信银行等少数银行。如果购买某个银行的纸黄金,需要有该行的银行卡,然后持卡到银行柜台或者个人通过网上银行再开通相应的黄金账户,银行是不收取纸黄金开户费的,只在交易的时点,银行从买卖差价中获取收益,而这个差价称为点差,也就是银行收取的手续费。
比如你选择买入黄金的那一时点,黄金价格显示的是元/克,但是你的买入价可能是.8元/克,当你的卖出价格是元/克时,黄金的实时价格可能是.2元/克。
而双向0.8元的点差就是银行收取的手续费。
不同的银行在手续费的收取、交易方式、交易门槛、报价方式上也是不一样的,下面以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为例,对多项参考指标做个对比。
不仅每个银行收取的纸黄金点差不同,随着交易量上升,收费也是不同的。中行单笔交易量在10公斤以上,点差只需0.25元/克。建行客户的交易量达到5公斤,单边点差的优惠费率也可低至0.3元/克。
建设银行只能做单向交易,黄金只有上涨你才能挣钱,如果你预计黄金后期要下跌,那你只有通过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的纸黄金做空交易才可以挣到钱。但是建设银行的交易门槛是最低的,最低1克就可以下单,而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都需要10克,建设银行更适合资金少的投资者。
中国银行纸黄金价格刷新在所有银行中是最快的,和国际金价最为吻合,特别适合短线和超短线的投资者。
工商银行的纸黄金下单系统是所有银行中最完善的,委托指令丰富多样,委托时间最长小时,而中国银行只有一天。所以工商银行更适宜没有时间盯盘的中长线投资者。
工商银行纸黄金的缺点是有时候和国际现货金价会有小幅度的偏离,也就是每克或多或少有一毛到两毛钱。
实物黄金持有成本高实物黄金又分为工艺金和金条,工艺金价格比金条价格要高很多,所以工艺金更适合收藏,金条多用来投资避险。
购买实物金可以在银行(有金条、工艺金)、各个金店(多是工艺金),也可以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代理会员(银行)下单购买,然后再申请提取黄金实物(既可以提取金条也可以只在账户上买卖)。
购买银行的实物金条,不管是买还是卖都是很不划算的,买入的时候价格比实时金价要高,卖出时又比实时金价低,(每克成本价格高出15-30元不等),这个价格还指的是买入银行的回收价格,如果卖给他人或者典当行,价格还会压得更低。还有就是如果你买的是某一个银行的金条,如果卖给其他银行,其他银行是不回买的。
根据目前黄金元/克的价格,如果购买实物黄金,至少要涨6%-10%你才能裹住本。
以中国银行的“吉祥金”为例,你买入金条的价格每克会比当天金价高出来13元,卖出时每克又低2元,如果你把黄金存放在银行,每年还要向银行交付-元的保险柜租赁费。
有些银行会免收黄金保管费用,但是买入卖出价格差别会更高一点,比如工商银行,一买一卖每克需要多付25元。
每个银行的金条重量等级不等,多为10克、20克、50克、克、克、克和克。
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代理银行购买黄金并提取的话,涉及费用有交割费、仓储费、运保费、出入库费。而且投资人提取黄金之后,上海黄金交易所是不再回收入库的。
实物黄金最能发挥其价值的时候就是在国家动乱时期。看过电视剧《大染坊》的朋友们,不知道还记不记得有这样一段剧情:国家动荡不安,纸币越来越不值钱,陈寿亭嘱托自己的伙计赶紧把钱换成黄金,或许有一天我们手中的纸币会一文不值,但是黄金仍然是黄金。
你觉得我们的经济会动乱到非要手握黄金才安心吗?结合现实情况目测这是在杞人忧天,没必要花费更高成本购入实物黄金。
买了黄金你把它藏在哪里?放到家里,每天还要担心受怕的,万一小偷偷走了咋办。放到银行的保险柜,你每个月不仅收不到利息,还要向银行上交保险柜的租赁费。买了之后再卖,还只能折价交易。
所以和平年代大量购入金条是很不划算的。
上海黄金交易所功能齐全品类多样上海黄金交易所系统除了可以提取实物黄金之外,还可以做线上现货交易、现货即期和现货延期。
想要开通上海黄金交易所的账户,必须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的代理机构开户,就像通过证券公司开通上交所和深交所的股票账户一样,机构客户和个人通过会员,代理参与交易。只不过每个人只能开通一个上金所的账户,开户费用是60元。有些银行为了吸引客户会免收开户费,比如兴业银行。
目前上金所的代理机构有商业银行、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邮政储蓄等近80家商业银行和四家证券公司(中信建投、国泰君安、中信证券、海通证券)。
通过上述代理机构都可以开通上金所的交易账户。
上金所的交易功能是最齐全的,既可以提取实物,也具备银行纸黄金的投资功能,还可以杠杆化做延期交易。
做投资交易的时候,上金所的收费标准比银行纸黄金要低很多,交易所手续费加上代理商的手续费一般不高于成交金额的万分之八。
如果投资黄金上金所交易系统是最值得推荐的方式,功能齐全,收费低。
黄金ETF基金专业人士操盘收益稳妥黄金ETF是指绝大部分基金财产以黄金为基础资产进行投资,紧密跟踪黄金价格,并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开放式基金。是公募基金公司公开发行的,购买黄金ETF基金可以通过基金公司网站、基金公司的代理银行、在证券公司的股票账户上开通基金账户都可以。
因为黄金ETF基金紧跟黄金价格,黄金价格涨跌直接影响此类基金的收益。
购买黄金ETF手续费从0到0.15%不等,最低认购额有的是,还有一部分是。不论基金涨跌、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过程中都会收取基金管理费。
因为基金经理管理水平不一,黄金ETF业绩也是参差不齐,以近六个月为期限,华安黄金ETF上涨9.17%,国泰黄金ETF涨幅9.26%,博时黄金ETF上涨9.47%。以近一年为时间轴,华安黄金ETF上涨9.63%,国泰黄金ETF上涨9.92%,博时黄金ETF上涨10.34%。
黄金ETF涨跌与黄金走势相吻合。你购买黄金还是购买黄金ETF基金,就跟购买股票和股票基金一个道理。基金更稳妥一点,个人买如果操作得当可能比买基金收益率更高,如果操作不当,收益率会远不如购买黄金ETF。
黄金ETF作为一个纯投资的品类,是不能提取实物的。
总结:
1、黄金的主要功能是避险,并不是一个最佳的投资工具,建议投资者持有黄金的比例最高不超过总资产的20%,即便在人民币贬值预期愈加强烈的当下。如果在和平盛世,投资黄金的比例还可以再低。
2、在我们提到的黄金的投资方式里期货黄金的风险是最高的,随时都可能血本无归,也是我们最不推荐的一种投资方式。
3、上海黄金交易所的实物黄金是实实在在的黄金,可以提取实物也可以不提,是投资、保值两相宜的产品。纸黄金相对于来讲只能在网上交易,不能提取实物。
上海黄金交易所的实物黄金与银行纸黄金都可以在网上进行买卖,前者的手续费也没有后者高,功能也更齐全。
4、黄金ETF是由基金管理公司公开发行的开放式基金,由专业人士操盘。这种投资方式适合没有时间盯盘、黄金投资知识匮乏的小白。
黄金ETF涉及的费用包含申购费、赎回费、基金管理费、托管费,整体收费比较高,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不如自己操盘。
5、对于黄金买入卖出点位把握不定的,也可以做黄金定投,每天、每周或者每个月都适量购入,这样也可以均摊风险。
6、在当下,持有实物黄金的成本比较高,变现也很困难,你不仅要溢价买入折价卖出,还要承担储藏费用,如果不是像陈寿亭一样生在乱世,大举量购入实物黄金避险或投资是不可取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米筐投资相关历史文章推荐:
财经投资:
政府会保资产、还是保货币?房价会再上涨吗?
股市和楼市,到底谁才是最大的资产泡沫?
为什么说人民币一定会贬值?我们该怎么办?
盛世之中买房子,乱世之前买黄金!
房价是如何一步步上涨并弄死中国实体经济的?
穷人才会造成通货膨胀,富人只会制造资产泡沫!
中国到底会不会发生经济危机?
想挽救中国实体经济,政府先做到这7点吧!
年中至年,中国房地产将进入衰退周期!
高杠杆下的上市房企:净负债率最高超%!
八月信贷:M2突破万亿,靠百姓加杠杆买房
国内外房产:
我想和北京、上海、深圳的准业主们谈谈
这10大问题悬在空中,中国房地产怎么办?
海外置业之澳洲墨尔本购房指南
越南房价为何堪比北上深?
全球城房价涨幅榜
脱离实体的香港房价惨跌!
台湾楼市进入下跌周期
为什么不推荐购买碧桂园森林城市?
美日泰俄的房产泡沫是如何破灭的?
东南亚6国置业政策/税费全解读
经济记录:
从乡镇企业的衰亡,看中国中小实业死局!
王石出局,宋卫平隐退,理想主义谢幕
我的六个老板朋友缘何身陷困境?
民粹主义是什么?从王石、脱欧、特朗普说起
留学移民:
新西兰移民政策|澳洲移民政策解析|留学德国全解读|加拿大留学全解读|盘点英美加澳四国留学成本|全球最强大学盘点|50万中国留学生去哪儿?|新加坡留学之旅|澳洲打工度假签证|加拿大移民
全球视野:
5个维度7个表格看透主流国家|巴西这7年发生了什么?|全球房价第一贵的摩纳哥|新加坡人均GDP是中国五倍|穆迪和标普为何把中国评级下调为负面?
END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回复“转载”获取须知。
转载请注明:http://www.searchingcity.com/kczlf/3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