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科学学习是在探究具体事物和解决实际问题中,尝试发现事物间的异同和联系的过程。为了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10月27日下午,如城幼教男教师联盟走进如城建设幼儿园,为孩子们带来了充满挑战、充满趣味的科学小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去探索,在游戏中去发现。
签到
游戏介绍
男老师给孩子们介绍游戏的玩法,看孩子们专注的神情,一个个充满了期待和好奇。
玩转科学
放大镜配对:这是什么图案?让我用放大镜??看一看,原来是向日葵??啊!老师,你看,我找得对吗?
静电章鱼:将PVC管放在羊毛毡上摩一摩,再将它靠近塑料绳,哇,塑料绳变成章鱼了!
摩擦起电:挑选自己喜欢的材料在头发上摩擦,看它能不能吸起小纸屑。噢,我知道了,原来能吸起小纸屑的材料都是塑料做的。
身后的1、2、3:你能猜出身后老师手中的数字是几吗?别着急,小镜子来帮你。比一比,看谁猜得又快又准。
气动山河:用吸管对准小球使劲吹,看谁能把小球从它的家里吹出去,哈哈,我成功了!
游戏点赞
活动结束后,孩子们回到教室,和好朋友一起分享游戏情况,给
自己最喜欢的游戏盖上三颗印章。
教师反思
多途径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如皋市如城建设幼儿园陈晖
在今天男老师提供的科学游戏中,孩子们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每个游戏区域都围绕着一群专注的小小探索家。通过观察和分析,我发现这些游戏都具有以下特点:
一、游戏的设计新颖
游戏设计有趣、新颖、操作简便,能引发幼儿的好奇心及积极想参与游戏的欲望,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如《气动山河》游戏让孩子在吹吹玩玩中感知了吸管大小不同,气流的大小也不同,孩子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吸管进行实验。
二、游戏的材料多样
1.游戏材料充足、明确,满足幼儿游戏实验时的需求。
2.游戏材料生动形象,具有趣味性。比如玩《放大镜配对》的游戏时需要准备的材料就是放大镜、相应的彩色图片等。
3.材料的选择是多种低结构材料,有利幼儿实验操作安全、健康。
三、游戏的内容丰富
游戏的内容丰富多样。如《摩擦起电》、《静电章鱼》活动让孩子识别摩擦产生静电的材料,体验猜想和验证科学探究过程,从而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活动采用幼儿身边常见的现象,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注重幼儿发现交流和分享,活动符合“科学启智”研究理念和精神。活动中幼儿兴趣高参与性强都能动手进行实验,并感受到了摩擦起电的现象。
四、游戏的模式多种
游戏的模式多样化。比如《身后的数字》通过创设情境,让孩子通过照镜子的方法去观察身后出现的数字图片;《静电章鱼》通过问题探究式开展,“为什么塑料绳会变成章鱼呢?”让幼儿带着疑问进行探究,寻找答案。
在科学小游戏中不但培养了孩子们动手能力,还增加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幼儿不仅玩得开心,还轻松地学会了老师所要求他们掌握的知识,理解了一些简单的科学现象,提高了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
我今后在开展幼儿游戏时,也要从多方面来思考,争取设计出的游戏让幼儿想玩、爱玩、能在玩中获得知识,得到发展。
小游戏,大乐趣
如皋市如城建设幼儿园冒树桢
今天科学小游戏的选材来源于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的现象,各活动都是以孩子为主体,孩子们始终在宽松的氛围下主动学习,大胆运用语言表达自己观察到的事物现象。在游戏中孩子都是活动的主人,整个过程中孩子们很轻松、很兴奋。
数学活动相对而言有些抽象和枯燥,游戏《有趣的数字》将数学知识融入游戏中,让幼儿在玩中学,既满足幼儿游戏的需要,又能让幼儿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使简单枯燥的数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孩子们学得轻松、学得快乐;《放大镜配对》通过幼儿感兴趣的工具“放大镜”的投放,让孩子在看看、比比、试试中对大小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培养孩子认真细心的游戏习惯。
科学游戏《气动山河》将游戏和运动有机结合,呼、吸气活动以幼儿感兴趣的形式出现,孩子们纷纷参加。使原本单调的锻炼变得有趣,大大激发幼儿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使孩子在快乐的游戏中增强了体魄。
《摩擦起电》、《静电章鱼》的游戏,孩子动手动脑通过观察摩擦的速度、摩擦的密度让孩子初步了解塑料物品通过摩擦后会吸引小纸屑等小物品。游戏的过程中,孩子间的交往有效地促进游戏与社会的融合。
科学小游戏,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学习的欲望很强烈。活动虽然结束,但我们要借助游戏给孩子的影响,了解孩子的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做好孩子身边的支持者,适时的引导者。
“玩转科学”小游戏反思
如皋市如城建设幼儿园宗楚琦
今天男幼师们带来了很多有趣的科学小游戏,这些小游戏的名字取的也很有创意,有的名字孩子们一听就纷纷举手说想玩,比如:气动山河、静电章鱼。也有我们熟悉的游戏,比如:摩擦起电、放大镜配对。老师们在向孩子介绍游戏时都清楚的讲解了游戏的玩法,便于孩子游戏。
在游戏的过程中,我印象最深的便是气动山河了,因为无论你什么时候去都是有很多小朋友围在那里游戏,有的小朋友一连玩了好几次呢。老师也会根据孩子的能力调整游戏方法,有个中班的小男孩一开始拿的最细的吸管在吹,可是怎么吹都吹不掉瓶盖里的乒乓球,老师看到了就让他换粗吸管试试看,可是还是不行,老师又让他不要用吸管了直接用嘴巴吹,这次一下就吹出来了。可见老师善于观察,能够给不同能力的孩子提供支持。
静电章鱼也是个热门游戏,孩子们都很热衷于用pvc管与羊毛毡摩擦,除了可以使塑料绳变成“章鱼”,还有的小朋友将pvc管放在女孩子的头发旁边,瞬间头发就会“飞扬”起来,孩子们别提有多开心了。
孩子们很享受游戏成功后的喜悦,纷纷拿着盖过章游戏券与同伴分享。在我们的区域游戏中,其实也需要有这样有趣且创新的游戏,要时长更换游戏,在区域中投放具有可操作性、新颖性的游戏材料,激发幼儿的发散思维,培养孩子的观察、探索的能力。
我们要学习的还有很多,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放大镜配对”活动反思
如皋市如城建设幼儿园汪群香
男幼师带来的放大镜配对准备的材料充足,不同的大树图片,动物图片,花朵图片,要求孩子在操作单上找到相同的极小的图片。在孩子们的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好奇好问,对科学小游戏非常感兴趣,平时大班的孩子就喜欢拿着放大镜到处寻找什么,像探险家一样,所以这个游戏对大班孩子来说手到擒来,有的孩子甚至凭肉眼就能找到相同的图片。中班大部分孩子乐意使用放大镜,但在使用的过程中,有的孩子将放大镜紧紧贴着眼睛,有的孩子将放大镜贴在大的图片上,有的孩子分不清大树和花朵的造型,配对有错误,大班的孩子发挥了助人为乐的精神主动帮他们纠正,但对动物的那个配对正确率较高。显然中班孩子们只是认识放大镜而已,对其使用方法及具体功用却并不了解,需要老师指导,在集体活动和区域中,让孩子知道放大镜是一个重要的观察工具,使幼儿了解放大镜的功用及使用方法,体会使用工具观察的乐趣。这个游戏对小班幼儿来说偏难一点,他们只知道拿着放大镜玩,没有听懂游戏规则,大部分幼儿对印章印图案感兴趣。我认为不管是教育活动还是游戏活动一定要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适当的在跳一跳的基础上获得成功,体验快乐。
男幼师科学小游戏活动反思
如皋市如城建设幼儿园何献芳
在这次游戏活动中,我发现大部分孩子最感兴趣的是《放大镜配对》。
幼儿的世界,就是一张白纸,他们认识东西比较直接,对于物体配对图片为啥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原来这是一个有关放大镜的探索游戏。放大镜是生活中常见的用品,是科学探索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基本工具。
一面普通的小镜子,究竟有什么样的功能,透过这面镜子观察物体,物体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从而激发幼儿对这面镜子的好奇与探索的兴趣。而"好奇"正是引导幼儿喜欢探究的最佳途径。因此,他们在玩《放大镜配对》游戏活动中,男幼师只是告诉了其游戏规则,并没有教幼儿如何使用放大镜。对于放大镜的使用方法,采用让幼儿自主去摸索,去实验,尝试使用放大镜进行细致的观察,观察、比较,想象常见物体在放大镜下奇妙的视觉效果,在活动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发现现象,并能以实证研究科学现象。从而让其寻找正确的答案。幼儿通过放大镜观察和手摸,知道了任何事物不能只看表面现象下结论,一定要研究后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为其以后的成长不自觉地上了一课。
在此游戏活动中让幼儿通过观察、了解放大镜与我们生活的关系,结合生活经验,感受人们是如何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用放大镜来为我们的生活服务的,激发幼儿继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searchingcity.com/kcrhzl/94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