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制度是一个企业内部的“法律”,是企业用来管理员工的重要依据和规则。
一家规范的企业,应通过建立完备的内部规章制度,加强自身的管理运作能力,为企业与员工之间发生纠纷做好预先防范。
--典型案例--主要案情:雀巢员工侵犯公民隐私案年至年9月,雀巢公司郑某等6名员工负责推销配方奶粉。为抢夺市场,他们通过贿赂等不法手段,医院非法获取孕产妇个人信息共计12万余条。
年10月,兰州市城关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分别判处郑某等人拘役4个月至有期徒刑1年6个月不等的刑罚。
郑某等人很狡猾,以涉案行为属于单位犯罪等理由提出上诉,想撇清个人责任。
二审结果: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审查情况:
1.雀巢公司提供了《公司指示》(员工培训教材)、雀巢(中国)有限公司情况说明及目标任务、信息获取方式等情况,证实了雀巢不允许员工以非法方式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并且从不为此向员工、医务人员提供资金。
2.在《公司指示》及《关于与保健系统关系的图文指引》等文件中明确规定,“对医务专业人员不得进行金钱、物质引诱”。这些规定要求营养专员接受培训并签署承诺函。
法院认为:
单位犯罪是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之目的,在客观上实施了由本单位集体决定或者由负责人决定的行为。
而雀巢已建立了有效的规章制度,对员工进行过培训,具有规避、防范合规风险的意识。因此郑某等人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属个人行为,而非单位行为。
--思考--这个事件,雀巢有惊无险,我为雀巢叫好。不愧为世界五百强,管理超规范!
虽然此事对雀巢的商誉必有损害。但雀巢通过建立合法合规的制度,将员工违法犯罪行为与公司做出了有效的分割,成功规避了刑事责任,避免了陷入“单位犯罪”的不利场景。
从终审裁决中,法院认可了雀巢公司所制定和实施的《员工行为规范》等公司文件,这就说明,一个完善的规章制度对企业的重要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规定:
“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
--剖析--怎样的规章制度,能在法院审理案件时被有效认可并发挥作用呢?
一、合法性
1、制定主体合法
规章制度的签发必须以企业名义,某单个部门自行设立的规章制度无效。
在母子公司里,规章制度对员工的有效性需根据劳动合同约定去看,如果劳动合同里注明子公司员工的管理工作适用于母公司管理制度,则母公司的规章制度适用于子公司员工。如无约定,子公司须经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的民主程序,经过公示后才能在子公司适用。
2、制定程序合法
规章制度的制定是企业用工自主权的体现。在内容上虽然需征求员工意见,但只需经过职工大会或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加入协商过程,即为合法。须留意制作会议记录或签到表,保留好书面文件。
3、公示程序合法
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公示形式。企业可通过以下方式处理:
①公告栏公告,将公示现场以拍照、录像方式记录;
②考培结合。以培训、座谈会形式宣贯规章制度的内容,保存签到表及记录,对参会人员拍照或录像;培训后组织考试并保留试卷。
③将规章制度作为劳动合同附件,须注明劳动者“已知悉规章制度并同意遵守”;
④以《员工手册》形式汇总规章制度内容,发放给员工并保存签字记录;
4、内容合法
规章制度内容不得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的规定。不得排除劳动者的主要权利,免除用人单位的责任,否则应认定无效。
举例:某单位在规章制度里规定新进单位的女员工二年内不得结婚生子。
二、合理性
虽然规章制度的内容企业有自主权,但须具备一定的合理性,不得违反公序良俗,亦不得过于严苛,否则将难以被认定为有效。
举例:如某单位规定员工不得迟到早退,一天上厕所时间不得超过四次;一个月内迟到二次以上即属严重违纪,单位可无偿解除劳动合同。。。等等
显然这样的处罚对于劳动者的管理来说,过于严苛。即使企业制定了这样的制度,并根据此规定来处罚员工,一旦遇到诉讼,将不被法院所采纳。
三、溯及力
溯及力,是规章制度的时间效力。规章制度的时间效力是指规章制度对颁布之前的行为是否有约束力。
一般来说,规章制度仅对施行后的行为产生约束力。
举例:公司由于经营困难,为激发员工销售动力,创造更多效益,制定了最新的绩效考核制度。新制度实施后,员工将面临更大的工作压力,如果不努力销售,提高工作业绩,可能会影响薪酬。那么,这个制度仅是针对实施后员工的工作表现与绩效,并产生约束力;而不能对该制度实施前的工作表现及薪酬作出任何影响。
四、优先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六条规定,
“用人单位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与集体合同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不一致的,劳动者请求优先适用合同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规章制度里的内容应与《劳动合同》里的内容相统一,不应与《劳动合同》里的内容相悖,否则无效。因为,一旦遇到争议,法院将支持由劳动者选择更优于劳动者利益的规定执行。
桂子荷
转载请注明:http://www.searchingcity.com/kcdzlf/10906.html